11月10日,由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铝加工专业委员会主办,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等单位承办,以“新时代、新技术、新奋斗”为主题的第9届广东铝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广东南海盛大开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加工协会”)理事长范顺科,加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章吉林,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钟剑,广东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锋,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铝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卢继延,加工协会副理事长、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会长、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深等领导与来自国内外近2600名嘉宾出席大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 范顺科作主题报告
范顺科理事长在会上作了《努力推进中国铝挤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范顺科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中国铝挤压产业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范顺科指出,中国铝挤压产业自新世纪以来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猛增长,2017年产量达到1950万吨;技术装备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产品标准和质量已经与国际接轨,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是中国最早在国际市场确立优势地位的铝材品种。总体上看,中国铝挤压材产量最大、品种最全、标准领先、装备先进、深加工延伸最好、质量能满足国内外用户需求。中国已经是铝挤压产业初期强国,有些挤压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领跑者。
一、基本情况
(一)产能、产量规模全球最大
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铝挤压行业产能为2750万吨,全年产量1950万吨,占世界铝挤压材总产量的72.3%。据初步统计,经表面处理的铝挤压材产量为1463万吨,占挤压材总产量的75%。
2018年上半年,中国铝挤压材产量为980万吨,同比增长0.5%。
(二)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最早实现净出口
2018年1-9月,中国铝挤压材出口78.5万吨,同比增长10.1%,进口4.6万吨,净出口74万吨。
(三)主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保有大挤压机124台,其中最大吨位225MN。在这124台大挤压机中,引进的有30台,占总数的24.8%,主要从德国西马克公司引进(19台),其他11台中有日本宇部兴产公司的3台,意大利达涅利公司的3台,还有苏联的2台水压机。
(四)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成果丰硕
近年来,高性能大规格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及应用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加热炉均匀精准加热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批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行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1个。
(五)标准、专利和品牌等软实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自1998年起,我国铝型材标准在引领铝型材行业转型升级、质量提升、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充当了排头兵,铝型材标准被迫进入“跨越式”研发时代。主要标准GB/T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689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 801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等已与欧盟和美国标准全面接轨,得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认可和采用;部分标准甚至(或即将)转化为国际标准,例如GB/T 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已转化为ISO28340《铝表面阳极氧化与有机聚合物复合膜》。
铝挤压材品种、规格和表面处理方式世界最全,世界有的中国都有,世界没有的中国也有。
铝合金建筑型材产品质量普遍达到国际水平,兴发、凤铝、坚美、华建等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销售规模更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工业型材领域,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用型材、热传输用挤压材、轨道车辆车体型材、汽车天窗导轨等一批产品,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大型企业涌现,国际影响凸显。在建筑型材领域,全球440米以上的十大建筑所用幕墙型材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中国生产商。在工业型材领域,中国所有高铁、地铁车辆用铝挤压材均为国内生产。
二、主要特点
(一)向下游深加工发展
铝挤压产业逐步向门窗系统、装饰型材和城市家居、电子产品、轨道车辆车体大部件、建筑模板、商用车体及部件等领域延伸。
(二)短流程铸锭的供坯方式成为主导
铝液直供短流程生产铝挤压圆铸锭比例不断加大,节能降本增效明显。当前,建筑型材生产企业所需铝圆铸锭基本外购。
(三)表面处理样式齐全,向多彩化、功能化发展
表面处理方式最全,全国拥有各种表面处理生产线1200多条。建筑型材表面处理向多彩化发展,工业型材表面处理向功能化发展。
(四)产品专业化、质量精细化发展
专业化发展特性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细分市场。如宁波科诺专注汽车天窗铝合金导轨,广东金桥注重国际市场开发,忠旺专注于工业型材领域,广东新合重点关注装饰材领域。
质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从铸锭到后续挤压到表面处理等各生产工序环节都更加强调质量和稳定,每一批次产品质量性能均匀一致。质量一致性要求已经成为铝挤压全行业的共识。
(五)区域布局优势明显
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在广东南海、山东临朐、辽宁辽阳、长江三角洲等地逐步形成了若干个各具特色的铝挤压产业集群。集群配套完善,综合要素成本更低,竞争力增强。
(六)利润较低,都还有钱赚
铝加工行业虽然保持盈利,但总体盈利水平趋于下降,2017年营收利润率为4.7%,2018年1-8月降至4%以下,为3.1%。相比铝板带箔,挤压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仍相对较好。
三、机遇与挑战
(一)需求总量保持增长,增速大幅下滑
中国铝挤压材需求总量保持增长,截至2017年国内表观消费量达1862万吨,比上年增长7.5%,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8.2%,比前5年下降9.6个百分点。近期调研发现,近两月消费数据更为悲观。
(二)环保和金融风险永远在路上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对企业生死存亡具有一票否决权,要时刻重视环保和安全生产,切实提高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当前,企业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要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三)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铝挤压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近千家),产业整体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单个企业的规模也有待提高。2017年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铝挤压企业忠旺集团的铝挤压材出货量为61.6万吨,而世界最大铝挤压企业萨帕铝业的出货量达到137万吨,超出忠旺集团一倍有余。
凤铝、兴发、坚美、华建等国内建筑型材龙头企业产量占全国挤压材总产量的比例均不足3%。
(四)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铝挤压行业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75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0.9%。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建材产量占比将近七成,尤为明显。在工业材领域,新产品创新不足,建筑模板、高铁型材、3C型材生产扎堆,竞争非常激烈,加工费已经降到亏钱的程度。
(五)需要重新评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铝合金熔铸、模具制造、表面处理、技工人才等是决定铝材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重新评估。
(六)走出去企业少,国际产能合作不足
中国铝挤压行业尚没有实现真正走出去,成功案例不多。
中国铝挤压材在产品品种、质量、标准和设备方面居世界一流,具备走出去的基础。
东南亚、中东、非洲是人口密集地区,对铝挤压材需求潜力很大,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
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对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形势要有新判断
当前,无论世界形势,还是国内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行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同时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尽管目前铝挤压材市场会有波折,但前途依然是光明的,不会改变铝挤压材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方向。我们依然判断铝及铝挤压型材消费应该在2025年左右才会逐顶。
既然有了新判断,就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格局,重新规划、重新变革,重整行装再出发。
(二)坚持大安全第一的理念
坚守安全生产的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不断提升企业家素质。
(三)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一要按市场规则积极推动兼并重组。二要延长产业链,做好深加工。三要改造生产装备,促进产业升级。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一要加强自主创新,用好自主创新平台,例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要提高专利的含金量,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坚持实现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向发明专利转变。三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强调质量稳定和一致性,不是一次达标和一次检验合格。
(五)发挥好金融资本的作用
上市公司,要积极做好市值管理,融资是第一要务。非上市公司要积极推动上市,搭建好资本平台。两者都达不到的,套期保值是最低要求。
(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
与国际优秀企业合作。工业型材企业通过投资、参股、合资等方式,整合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管理团队、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品牌等优势资源,实现快速跨越。
扩大出口。积极寻找开发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市场,努力扩大出口。
“走出去”建厂。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直接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建设铝挤压基地,实现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出去,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向其他国家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国际贸易保护造成的影响。
(七)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企业家精神,并在“二代”中传承。职业经理人要有情怀和使命感。重视科技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发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章吉林致辞
章吉林秘书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在中国铝加工大家庭中,铝挤压是规模体量最大、产业延伸最好、经济效益最佳的产业,尤其是建筑铝型材产业,已经整体进入与发达国家并行,在表面处理等个别领域甚至开始领跑的阶段。
广东省2017年铝材总产量为538万吨,估计其中的建筑铝型材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占全国建筑铝型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广东不仅是我国和全世界建筑铝型材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建筑铝型材行业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的缩影,为推动我国建筑铝型材行业由大转强,由跟跑向并行和领跑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除了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广大企业付出了辛勤努力之外,由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铝加工专委会主办,南海铝协等单位承办的广东铝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可以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的新阶段,建筑铝型材行业的发展也必须由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着力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别是进入2018年以来,受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大面积限购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仅2.18亿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20.8%。铝加工产业也由之前的中高速增长暂时进入了整体基本无增长的状态,同时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企业之间分化日益明显,产业发展真正进入“换档期”和“寒冷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章吉林指出,在这特殊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给予了特别的关怀和莫大的支持,这也为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定信心和坚强保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技术创新,依靠创新来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依靠创新来进一步扩大铝在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中的新应用。
章吉林最后指出,近30年来,广东始终引领着全国建筑铝型材行业的发展;今后,相信广东也一定会在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在前列。希望行业内外、产业上下游有关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真正实现由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开幕式上,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钟剑、广东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锋先后发表了致辞,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铝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卢继延作《2018年度工作报告》。大会还为优秀论文和年会贡献企业等进行了颁奖。
加工协会铝业部主任卢建参加活动。
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铝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卢继延作工作报告
范顺科理事长为2018年度年会杰出贡献企业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