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主办
2023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铜管棒线及特种铜加工专家报告集锦
2023-9-21 17:34:58
2308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分享到:


9月14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原科技城)、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河南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河南省铜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盛大开幕。共有500余家铜加工相关企业120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

本次大会是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和中国经济恢复正处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情况下召开的铜加工行业重要会议。大会以“协同发展·铜创未来”为主题,由开幕式、河南省相关地市产业政策宣讲、铜加工重点/上市企业郑州行启动仪式、主题报告会、中国涉铜高校材料学院与研究院院长论坛、铜基新材料产需学研用发布对接及签约仪式、铜加工市场与资本论坛、铜板带箔产业发展论坛、铜管棒线及特种加工产业发展论坛等九部分组成,该分论坛主要聚焦国内铜管棒线及特种铜加工产业发展,吸引了铜管、铜棒、铜线、特种加工及上下游相关企业行业代表参会。现将该分论坛专家报告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该分论坛由新乡市金龙精密铜管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鸿震和河南新昌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蔡运磊分别主持。浙江力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越峰作为论坛主席做会前致辞。


浙江力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越峰致辞

骆越峰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当下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铜加工业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叠加影响和内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造成产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从业者对未来的前景展望普遍信心不足。本次大会以“协同发展,铜创未来”为主题,突出以“协同”为重点,瞄准铜加工产业的未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希望通过产业内的诸多从业企业、研究机构、协会及政府部门协同一致,为产业未来锚定方向,推动中国铜加工更高质量发展。

骆越峰董事长介绍,公司自198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上引-轧制和上引-连续挤压短流程生产工艺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通过和上海电缆所、大连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长期合作研究,开发和拥有国内第一条产业化的无氧铜上引生产线,国内第一条连续挤压铜扁线生产线,国内第一条连续挤压铜棒排生产线和国内第一条连续挤压铜板带生产线。也正是因为上引-轧制和上引连续挤压工艺的特殊性,使力博铜加工具有鲜明的生产特色,依托短流程工艺,聚焦无氧铜和紫铜,产品涵盖铜线丝、铜棒排、异型材、铜板带。2022年实现铜材产量18万吨,其中80%为无氧铜产品。

他表示,尽管公司目前体量不小,但工艺技术能力还不强,发展质量还不高,企业综合实力、高精尖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等和国内优秀企业、同行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力博集团一定坚持“守正创新,团结奋进”的创企精神,以“力求完美”的目标,“博采众长”的态度,努力工作,争取成为一家合格的现代化铜加工企业。


浙江力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板带事业部总经理张敬恩

浙江力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板带事业部总经理张敬恩作题为《浅谈短流程无氧铜制备工艺现状及发展》的报告,介绍了无氧铜的发展历史,无氧铜主要制备工艺和应用现状,短流程无氧铜制备工艺,短流程无氧铜制备工艺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6个方面情况。他介绍,美国从1932年开始将无氧铜应用于电力、电子等一些特殊的领域,国内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投入无氧铜产品研究,开始制定并不断完善无氧铜相关标准,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目前无氧铜生产技术主要有连续铸造法、真空熔铸法、浸涂法、上引法四种,其中上引法是60年代芬兰奥托昆普公司最早提出,而且该工艺制备无氧铜杆具有设备投资少、厂房需求低、生产规格灵活等特点,是目前主要的无氧铜生产方式之一,并详细介绍了上引+扎拉法,上引+连续挤压法,上引+连续挤压+拉拔,上引+连续挤压+轧制等方式生产不同铜材产品的过程。张敬恩表示,尽管上引+无氧铜制备工艺存在着较多待改进提高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上述问题必将逐步得到攻关解决,未来在信息传输系统、新能源汽车和充配电系统、发电和清洁能源系统以及高品质电器系统中无氧铜产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短流程无氧铜生产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材料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凯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材料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凯作题为《输变电开关设备用铜合金材料研究及应用》的报告。他介绍,高压开关主要是控制和保护电力设备、线路运行,产品包括SF6开关、真空开关等,并逐步向小型化、大容量、环保型发展,开关内电接触器件采用传统铜合金材料严重制约输变电设备的升级换代,是电力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大容量高电气寿命电触头面临的技术难点,李凯分别从高通流高可靠性电接触结构设计、电触头用高强高导铜基合金材料开发、耐烧蚀耐磨损铜钨触头材料改性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目前电触头材料研究成果已全面应用于平高集团全系列开关产品中。他在真空开关电接触材料研究中发现,目前真空电接触器件常用材料主要为CuCr材料,其性能基本可满足常规开关需求,但是其抗高温软化、导热、耐烧蚀等性能难以满足大容量开关设备产品要求,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开发的高通流、高耐烧蚀真空触头研制的15kV、126kV真空开关设备,已分别在潘家口抽水蓄能电站、平顶山龙泉站、鹤壁思德变电站成功投运。最后他还介绍了配网产品及铜包铝复合母线方面的研究成果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副部长吕立锋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副部长吕立锋博士作题为《航天连接器用超细铍铜丝》的报告,他主要从超细铍铜丝在连接器中应用、高强度铍铜合金、超细铍铜丝的加工与性能、航天连接器用铜合金发展需求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表示,随着连接器高频、微型化、高集成化发展,材料需求也向超细超小尺寸和更高性能发展。超细铍铜丝直径在微米级,因此要求晶粒尺寸均匀,但是目前国产铍铜丝存在晶粒尺寸不均匀,部分晶粒尺寸达到丝材直径一半以上,存在链状β相组织,成分偏析严重,或者时效后存在明显的晶界反应等问题,随着未来元器件不断向微型化和集成化发展,原材料的尺寸逐渐减小至Φ0.01mm以下,达到几微米,上述问题还亟待解决。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熊定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熊定邦教授作题为《高导电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的报告,他介绍了实际应用中对提高导体导电性能的迫切需求,从石墨烯本征高电导率、石墨烯-铜电输运要素互补性等方面预测石墨烯在提高金属导电性能方面的设计基础。同时,围绕复合界面总结了石墨烯/铜复合材料设计和制备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团队在构建电导率显著高于纯银的超高导电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原型,以及复合导线制备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进展。随后,介绍了超高导电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探索、超高导电原理在高强高导高热稳定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开发等方面的成果。最后报告展望了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类结构-功能一体化新型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景。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金龙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大勇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金龙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大勇博士作题为《跨临界二氧化碳系统用管方案》的报告。他介绍,今年入夏以来中国北方乃至全球迎来罕见持续高温天气,多地刷新百年来最高温记录。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升温幅度有近半机率达到1.5°C阈值,气候变暖如果不受控制继续下去,将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命安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成为遏制气候持续变暖的最重要国际共识。他介绍,CO2破坏臭氧层指数0,不对大气臭氧构成危害,温室效应指数极低,因此CO2做为未来的通用制冷剂正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目前各国对于跨临界二氧化碳的系统耐压标准不一样,因此系统需在高压下运行是CO2制冷设备的最大技术难点。程大勇博士在跨临界二氧化碳内螺纹管建议时表示,当铜管壁厚超过0.6mm时,加工内螺纹极为困难,因此建议采用7mm及以下铜管作为两器换热管,一方面可以满足耐高压需求,同时也可以降低材料成本。他还详细介绍了连接管、毛细管、储液器等对材料的具体选择。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海涛教授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海涛教授作题为《高铁含量铜铁合金组织性能研究》的报告,他介绍,铜铁合金(铁含量为5~50%)具有优良的强度、导热性、抗弯折性能,铁含量大于30%时具有非常优良的磁性、电磁屏蔽性能,另外还有良好的低热膨胀系数、耐磨性、杀菌性和抑菌性等优异特性,因此无论是板带、棒线丝、粉末等都有不错的应用前景。他通过对材料成分的设计、材料组织和性能的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Cu-Fe合金铸态组织中由α-Fe第二相枝晶和基体Cu构成,α-Fe枝晶较均匀地分布于Cu基体中,且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2)随着冷变形应变量的增加,纵截面上铸态无序分布的枝晶状组织逐渐沿线拉方向被拉长,形成定向排列的纤维;(3)Cu-14Fe材料的抗拉强度随冷变形应变量的增加不断提高,当变形量较小时,抗拉强度的增长相对平缓。随着冷变形应变量的进一步增加,抗拉强度的增幅加大;(4)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上升,Cu-Fe材料中第二相纤维的热稳定性逐渐下降,并出现纵向开裂、柱状化、断裂和球化等现象。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总经理布国亮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总经理布国亮作题为《高性能铜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的报告。他介绍,由于增材制造具有制造复杂物品、产品多样化不增加成本、生产周期短、不占空间、便携制造、节省材料、精确的实体复制等优点,应用领域越来越多,诸如航空大型薄壁零件、发动机结构件、内流道模具、拓扑优化产品等。但是受材料、设备、成本的限制,加上铜材料在打印中反射率高,打印效率较低以及铜合金的导热快,易形成打印的缺陷,因此高性能铜合金在增材制造方面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他还具体介绍了斯瑞新材的产品和应用情况。(铜业部  胡亮)

新乡市金龙精密铜管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鸿震主持


河南新昌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蔡运磊主持

上海花千坊 | 协会概况 | 申请入会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