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1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原科技城)、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河南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河南省铜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盛大开幕。共有500余家铜加工相关企业120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
本次大会由开幕式、河南省相关地市产业政策宣讲、铜加工重点/上市企业郑州行启动仪式、主题报告会、中国涉铜高校材料学院与研究院院长论坛、铜基新材料产需学研用发布对接及签约仪式、铜加工市场与资本论坛、铜板带箔产业发展论坛、铜管棒线及特种加工产业发展论坛等九部分组成,现将9月15日铜板带箔产业发展论坛的专家报告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铜板带箔产业发展论坛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佟庆平,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王永如主持,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旗文作为论坛主席在会前致辞。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佟庆平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王永如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旗文在致辞中指出,一年以来,国内外宏观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国内经济恢复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这些都对铜加工行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今年1-7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利润同比下滑严重,为此国家七部委下发了《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旨在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他强调,铜加工行业要坚持守正创新、守住底线,加强合作与自律,加快铜板带箔先进铜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这样就一定能够迎来铜加工行业的春天。最后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行业同仁能聚焦行业发展新趋势,加强科技合作开发和技术攻关,搭建人才汇聚、协同创新的平台,攻克铜基新材料产业关键性技术,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旗文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鲸作《提质增量,建设先进铜基材料示范企业》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洛铜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包括1965-1985年起步迅速发展(20年)、1985-2008年平稳发展(23年)、2008-2020年艰难探索(12年)、2021-现在,开启新篇章(快3年)。2021年,洛铜开始执行三年市场化改革目标举措,产量同比增长33.2%、提前5个月完成市场化改革首年利润目标,提前实现扭亏为盈的本质脱困目标,取得三年市场化改革的首年开门红;2022年产量同比增长2.7%,同比增利26.7%,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2023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铜加工材销售量60234吨,同比增幅0.5%。在介绍公司战略布局方面,公司采取三步走模式,积极推进高精度电子铜带生产线,瞄准框架材料、高端连接器用铜带、紫铜系列产品等持续发力,最后分享了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带材分布及发展趋势。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鲸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黎晓华作《高强高导铜材料应用于DMB陶瓷基板—半导体产业封装基板陶瓷/铜界面研究》报告。功率半导体行业是电子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下游需求行业发展,未来功率半导体行业体量或将持续增高,目前功率器件的封装基板主要是DBC/AMB,被喻为“高功率器件之基石”,是功率芯片封装行业主材,覆铜陶瓷基板产品的问世,则开启了散热应用行业的新发展。介绍了陶瓷散热基板的典型产品和工艺,包括HTCC(高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DBC(直接敷铜陶瓷基板)、AMB陶瓷基板等。由于陶瓷基板散热特色,加上陶瓷基板具有低热阻、寿命长、耐电压等优点,随着生产技术、设备的改良,产品价格加速合理化,进一步扩大了其在LED产业的应用领域,如家电产品的指示灯、汽车车灯、路灯及户外大型看板等,相信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未来的市场领域将更为宽广。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黎晓华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郭建设作《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在连接器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报告。当前,各类装备之间、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是一种关键技术,连接器作为互连技术中的核心组件,主要承担着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机械连接等。电信号通过接触件实现导通,要求接触件具有良好电传输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好的弹性,一般常采用高端铜材进行制备。分享了典型接触件用高端铜合金,包括片式接触件用高强度铜合金、大电流接触件用高导电铜合金等。总结了铜材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下:材料性能参数不齐全,缺乏统一的标准、材料关键参数一致性需要提升、成本高,周期长、材料整体性能需要创新提升、材料的性能的检测能力需要提升等。最后介绍了当前互连技术发展对铜合金的需求主要包括:超薄铜带/箔需求(小型低矮化)、超细铜丝需求(高密化)、铜异型材需求(集成化)、耐高温铜合金需求(高温大功率)、高性价比铜合金材料需求(低成本)等。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郭建设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勇作《高端高精有色合金热处理装备技术国产化和智能化研究进展》报告。高端铝合金、铜合金板带是国家重大战略核心材料,在其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仅热处理工序的专用高精气垫炉和辊底炉被国外欧美少数企业垄断,是我国高端高精铝铜材生产的关键“卡脖子”短板装备和产能瓶颈装备。团队对此开展研究,开发出了首套国产铝合金型材辊底炉、首套国产高精铝合金中厚板辊底炉、首台套铝合金气垫炉、首台套铜合金气垫炉(宽幅)等设备。随后介绍了研发的国产自主高均匀加热装置和系统、国产自主高强淬火装置和高均匀性冷却系统、铝合金气垫式连续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生产线等成果以及相关的研发平台和社会效益。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勇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程万林作《非真空熔炼铸造技术在高性能铜合金中的应用》报告。高性能铜合金可以根据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为超高强弹性铜合金、高强中导型铜合金、平衡型铜合金、高导中强型铜合金等。高强、高导、高弹、耐高温及抗应力松弛是高性能铜合金极为重要的特性,其制备技术更是代表铜加工技术的先进水平。介绍了高性能铜合金关键开发制备技术:熔炼铸造控制技术、热变形过程中组织与加工性能调控技术、合金固溶时效热处理技术,随后详细介绍了非真空熔炼铸造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工艺需求等特点。针对非真空熔炼铸造常见的质量缺陷,采取大规格高性能合金铸锭洁净化与成分组织均匀性控制、大规格合金铸锭洁净化与成分组织均匀性控制等可以有效减少缺陷。最后对非真空熔炼铸造技术在高性能铜合金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程万林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玉松作《高性能铜合金材料低成本、连续智能化生产工艺》报告。首先详细介绍了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应用现状,重点讲解了铜及铜合金炉外精炼与多场耦合成型技术,分享了该技术的合金成型工艺流程、合金净化的基本原理、交换反应条件、铜及其合金精炼渣系、铜水包精炼过程、耦合外场干涉连铸工艺等内容;介绍了铜合金炉外精炼工艺模拟实验研究,分享了该实验原理及过程、模拟实验数据、CuNiCoSi合金不同工艺状态的显微组织、真空熔炼与炉外精炼组织对比、力学性能测试、析出相等内容;最后介绍了铜合金炉外精炼装备及产业化设计,分享了设备原理、铜水精炼包安装、粗轧精轧产线设计等内容。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玉松
江苏瀚叶铜铝箔新材料研究院总经理李华清作《电池集流体用箔材的研发与应用》报告。报告首先对铜铝箔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121万吨,电池铝箔99万吨。与传统箔相比,集流体用复合箔具有安全性高、单位面积能量密度高等优势,但也存在成本高、兼容度低、缺乏相关标准等问题。当前复合箔研发热点主要包括磁控与电镀设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真空设备的生产效率、工艺创新、装备开发、专用分切设备、靶材、添加剂的研发、预定型、专用焊接装备、膜材等。展望行业未来发展,预计新能源汽车、3C行业等会继续拉动复合箔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相信越来越多的复合箔衍生需求会陆续出现。
江苏瀚叶铜铝箔新材料研究院总经理李华清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工巢国辉作《低碳再生铜材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报告。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各行各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而制造业实现低碳竞争力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绿电比例、进一步节能减排、加强原料再生等。金田铜业目前具备完整的再生铜产业体系,企业采用LCA核算体系、关键技术(原料预处理)、数据溯源、应用实践等手段实现了低碳再生铜材的全周期管控。展望未来低碳发展趋势,报告指出要尽快建立适合中国的碳足迹量化评价标准;尽快搭建以中国企业为基础的产品碳排放数据库;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金属直接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增加新能源使用比例;完善国内回收资源收集、处理、运输等链条,打造闭环产业链;发展国际回收资源渠道,建立海外供应链等。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工巢国辉
(铜业部 袁帅)